联合国警告:东南亚诈骗园区迅速蔓延,数十万人遭囚禁沦为“诈骗工具”
7月30日,联合国发出严重警告,指出东南亚地区的网络诈骗园区正以惊人速度扩张,估计已有数十万人被困其中,被迫从事网络诈骗活动,生活在非人道的环境中。
受害者不仅得不到救助,反而被当成罪犯
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(IOM)总干事艾米·波普(Amy Pope)指出,许多受害者在被迫参与犯罪行为后,非但无法获得救助,反而因参与诈骗而遭到逮捕和指控,成为二次受害者。
“人口贩运不仅是严重的人权危机,更是一个利润巨大的黑色产业链。它助长腐败、制造恐惧,并将魔爪伸向社会中最脆弱、最无助的群体。”波普表示。
诈骗园区年赚高达400亿美元
据IOM调查,这些诈骗园区每年非法获利高达400亿美元。被困者多为外地务工人员、失业年轻人,甚至包括儿童和残障人士。他们通常被虚假的高薪工作诱骗进入园区,随后即被剥夺人身自由,每天被强迫从事诈骗任务。
自2022年以来,IOM已成功协助近3000名受害者逃离诈骗园区,并帮助他们重建生活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自菲律宾、越南等受影响严重的国家。
缅甸边境成诈骗活动的重灾区
报告特别强调,缅甸在政变后陷入长期内战,边境地区陷入权力真空,成为诈骗园区集中蔓延的“温床”。这些园区通常采用以下手段运营:
- 利用“高薪职位”作诱饵招募受害者;
- 一旦入园即扣留护照、封锁出口,限制人身自由;
- 强迫从事诈骗活动,目标多为全球各地社交媒体用户;
- 利用加密货币转账洗钱,增加执法追查难度。
联合国呼吁全球行动,打击幕后黑手
波普呼吁各国政府尽快修订相关法律,将被迫参与诈骗的人认定为受害者而非罪犯,并加强国际合作,追查并惩处操纵这些诈骗园区的组织与个人,铲除背后的犯罪网络。